一核心级别划分
1. 排名赛(Ranking Tournaments)
特点:影响球员世界排名,提供奖金和积分。
2. 邀请赛(Invitational Tournaments)
特点:仅限特定球员参赛,无积分,奖金高。
3. 系列赛(Series Events)
特点:多站赛事组合,参赛资格基于单赛季表现。
二赛事级别的影响因素
1. 奖金与积分
2. 参赛资格门槛
3. 历史地位与地域权重

三争议与特殊案例
非WPBSA赛事(如早期表演赛)是否算职业赛存分歧,影响球员冠军数统计(如丁俊晖的2008世界系列赛)。
部分赛事允许外卡(如上海大师赛),业余球员夺冠可能(如赵心童以业余身份赢世锦赛)。
附:2025年典型赛事级别参考表
| 赛事类型 | 代表赛事 | 参赛资格 | 冠军奖金(英镑) | 积分影响 |
|--|--|-|-|--|
| 三大赛 | 世界锦标赛 | 128人资格赛+16种子 | 50万 | 是 |
| 高奖金排名赛 | 沙特大师赛 | 128职业球员+16外卡 | 50万 | 是 |
| 中国顶级排名赛 | 国际锦标赛 | 世界前16+资格赛+外卡 | 17.7万 | 是 |
| 精英邀请赛 | 大师赛 | 英锦赛后世界前16 | 未公开 | 否 |
| 冠军限定赛 | 冠中冠 | 各赛事冠军 | 未公开 | 否 |
| 赛季绩效赛 | 巡回锦标赛 | 单赛季前12 | 15万 | 是 |
斯诺克赛事级别以排名赛为核心,按奖金积分历史意义分层;邀请赛通过资格限制提升精英属性;系列赛则强化赛季表现的价值。中国与沙特新增赛事正重塑全球格局,而资格赛(如Q School)和业余通道(如外卡)为底层球员提供晋升机会。